近日,貴州林某看75歲父親上街賣自家酸菜很是辛苦,于是在網上以9.9元包郵價格銷售,遭到一買家投訴是三無產品而索賠1000元。父親知道后,心疼的掉眼淚。
這種特意購買農副產品然后投訴要求賠償的案例數不勝數,也不是今年才有。可以說有很多年頭了。這一類人俗稱:職業打假人。
的確,這類產品是三無產品,不過得打引號。三無產品是指沒有生產日期,沒有質量合格證,沒有生長廠家的來路不明的產品。但是三無產品不是法律概念。三無產品包含了假冒偽劣商品,也包括這些農副食品。
例如初級農產品,剛從地里挖出來的紅薯,剛長出來的玉米,各種蔬菜水果,都是初級農產品。也都可以說是三無產品,銷售并不違法。初級農產品有很多,瓜果蔬菜茶葉,干貨,花草樹木,糧油農作物都是。然后就是一些加工農產品。散裝產品,不能和違法的三無產品掛鉤。消費者在購買前,就已經知道了這產品是三無產品。商家并不存在欺詐行為。
對于酸菜,腌菜算不算初級農產品,這個問題很重要。對此,天天生鮮配送小編查閱資料顯示:國家商務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商建發【2005】第1號》文件的附件標題:《食用農產品范圍注釋》1大類,植物類,包括人工種植和天然生長的各種植物的初級產品及其初加工品范圍包括第二項園藝植物1蔬菜里邊的第四項腌菜,咸菜,醬菜,腌制菜等也屬于食用農產品范圍。
有網友說,這樣做,一,酸菜是農副產品自產自銷,不屬于預包裝食品,二,不接受調解,給當地消保寫一個你不接受調解的說明。三,讓對方去法院起訴你。當然他不會的,成本不合算,你放心繼續賣。
還有網友說,不滿意無理由退貨,最多包運費,讓他起訴,看有人受理嗎?訛人!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切都建立在酸菜不存在質量問題的前提上。誠信經營,用心做好產品,身正不怕影子斜,才有底氣給職業維權人們的惡意索償迎頭痛擊,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
這種消費者已經算得上是敲詐了。希望商家千萬不要妥協。
國家助農脫貧致富搞這么多年,差點就要被這群人給毀了。對此你怎么看?
網友一:搞笑吧,這都能索賠菜市場還開得下去?
網友二:種酸菜不就是菜市場都有賣那種自制的嗎,這都能索賠,全國的菜市場怕是都要倒閉
網友三:上次有人買自制香腸,也以相同理由索賠是1000,相關部門不予支持,都這樣炸油條都炸不下去
網友四:職業打假人?應該是著了他們的道!他們就是靠這個發財的
網友五:職業打假人哪有對著底層人民重拳出擊的,又榨不出什么油水,這應該是個職業的牲口
[版權聲明]
原文標題:賣自家酸菜被告三無產品,被索賠1000元
鏈接:http://xipinmall.com/yyxww/220.html
著作權歸廣州天天生鮮蔬菜配送公司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